電視廣告片制作的解說詞與電視畫面語言構成的視覺形象配合表達更深層次的思想感情,升華電視專題片的主題,增加強電視專題片的藝術感染力。電視專題片解說詞使電視敘事更加完整,敘事風濕更加精煉和集中。電視片解說詞創作與文學創作存在相同的規律、相同的要求,如立意獨特、層次分明、敘事準確、用詞生動等。
但是,電力題材電視專題片解說詞創作還有著特殊的規律和特殊的要求:
⒈處理好與畫面的關系,即解說詞不必重復畫面已經展示的東西,而著意說明畫面沒有或畫面不能說明的相關問題;
⒉處理好與時間的關系,即電視觀眾需要理解、回味畫面及解說詞提供“雙軌信息”的時間,因此要留有較為適當停頓和間隙,不能從頭說到尾;
⒊處理好與聽覺的關系,即把書面語言口語化,少用專業述語、方言和簡稱,盡可能把倒裝句子變成正常句子。
電力題材的電視廣告片的解說詞常見的幾種不容易引起人們共鳴的電視專題片解說詞有材料式的解說詞,“一頭一尾”式的解說詞,基本上都是行業性的術語,很枯燥無味的。在具備了一些行業知識,了解了電視專題片的解說詞的創作規律后,電視廣告片解說詞創作并沒有那么難,總得來說需要做好情境性、貼切性、暗示性、口語性、獨創性等“五性”。
一、情境性
情境是一種浸透了情緒的形象、或是一種深寓于形象之中的情感。那么情境性又是指的什么呢?它是指語言的造型能力和表現能力。紅杏枝頭春意鬧”中一個“鬧”字將春天的情意躍然紙上。
從這些這些比較形象的語言,不難看出,這些滋潤潤的情境時空、活生生的情感形象,足以說明解說詞(語言)的造型能力和表現能力,有著一倡百和的張力和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我們在解說詞的創作過程中,應該著力鍛煉自己從各種“事件流程”中捕獲一些平日不太起眼、但又能深寓于形象之中的“情境”。
二、貼切性
解說詞的貼切性是指傳達信息、表現情感的真實性。在實際創作過程中,我所理解的這個“貼切性”,大致包含了“主觀真誠”、“客觀真實”、“情境真切”的意思。我們有理由說解說詞的貼切性的更大意義,表現在創作者對所表現事物的全面認識和深刻理解上,且每詞每句都要貼切。否則,靠“形容詞”去堆砌解說詞,只會讓人望而生厭。
三、暗示性
解說詞的暗示性是讓觀眾不暇思索地接受某種觀點、某種情調和某種體驗,即在言語交流時在字面上并不明顯存在的東西。這是一種感受,一種來自實踐的經驗積累。我在電視專題片創作的過程中,就比較重視這種“暗示性”的存在。它的存在,使解說詞在畫面語言的延續上又有了一定的情境牽引性,使觀眾感悟意味深長。
四、口語性
口語性是指直接參與、且用日常的、自然的、非正式的、非標準的及不太合乎規范的語言進行交流。也就說,我們的解說詞使用一些生活中的口語來敘述事件、或人物,反而會使觀眾覺得交流雙方更親近、更投緣,正面效應也更大。我有一種感覺,就是在解說詞的創作過程中,觀眾始終站在自己的跟前,想交流,想說話,想吐出心聲,筆下也就敘事如口出,很容易產生效應。
五、獨創性
“文章忌隨人后”。如果我們在創作解說詞的過程中,自己不多加思索,老是去套用那你根本就談不上什么創作了,因為吃掌研科技嚼過的檳榔沒味道,吃自己嚼過的檳榔也沒意思。要時刻提醒自己多創新,多寫出一些具有自己個性特征、且視覺感比較強的“詞匯”來。
當然,這并不容易,因為我曾經在創作以校表女工為題材的電視片時,就遇上了一個不小的“難題”:平淡無奇的校驗工作怎么寫呀?就在我無可奈何之際,突然萌生了一個想法:用文學形式反映校表女工。我想,校表室女工多年輕人,用文學形式創作比較新穎,既符合她們的個性特征,又能給觀眾留下生動、活潑的印象。